导语】自2017年产能 “天花板”划定以来,电解铝行业在政策强约束与绿色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步入深刻变革期。从4500万吨产能红线的刚性约束到产能转移与技术升级的共同发展,再到节能降碳专项政策的精准发力,行业朝着结构优化、绿色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前进。预计未来电解铝市场延续供需紧平衡格局,价格或维持高位运行。
一、划定4500万吨产能“天花板”,规范行业发展
政策锚定产能红线,引导电解铝行业规范有序发展。自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,逐步梳理出4500万吨的产能红线,电解铝行业通过严格的产能置换政策,逐步淘汰落后产能,行业无序扩张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。2024年7月,国家发改委、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《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》,其中明确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与环保绩效A级标准,主要用能设备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,进一步强化了电解铝产能的刚性约束,有利于推动行业产能结构优化,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,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。据富宝资讯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达到4505.8万吨,运行产能为4320.4万吨,逼近4500万吨的政策红线,产能运行率长期维持在95%以上的高位,新增产能十分有限。
二、企业产能转移及技改升级,推动质效提升、绿色发展
政策赋能绿电转型,推动电解铝行业绿色、低碳发展。电解铝行业作为高耗能、高排放的行业,面临巨大的节能降碳压力。2025年3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其中提出,到2027年,电解铝行业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要提升至30%以上。一方面,国家积极支持电解铝冶炼企业扩大风电、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,引导产能从传统“煤电铝”向西南、西北等绿色能源富集区转移。例如,近年来,山东地区产能通过置换的方式向云南地区转移,在促进产能优化和格局调整的同时,契合了“双碳”发展目标。据富宝资讯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山东地区运行产能在688万吨,云南地区运行产能在613万吨,两个省份的产能运行率皆在95%以上;另一方面,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、核心聚焦电解环节提质增效与减碳,例如,推广400kA及以上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,推动行业质效提升,促进行业绿色、可持续发展,这同样是有效应对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对电解铝生产的影响、保障其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。
三、市场表现:供需紧平衡叠加铝水转化率提升,预计铝价高位运行
政策驱动铝水转化率提升,供需格局共推铝价高位。《2024-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中提出,要求到2025年底,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%以上。尽管当前在75%附近,但行业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是行业发展重要趋势,这也意味着未来电解铝铝锭供应减少,社会库存处于近年低位或是常态化,亦助推价格高位运行。此外,在电解铝产能“天花板”下,新增产能有限,且产能运行率已趋近96%高负荷,未来电解铝产量增量增长缓慢,而需求端虽地产延续下行压力,对建筑用铝需求形成拖累,但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领域持续向好发展,正在成为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,逐步对冲传统地产领域需求的疲软,需求端维持增长趋势。以2024年为例,据富宝资讯监测数据显示,全年总供应量约4494万吨,环比增长3.91%,总需求量约4442万吨,环比增长3.71%,期末库存在52万吨左右,供需延续紧平衡态势,对铝价高位运行起到较强支撑。
展望未来,随着国内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及落实,电解铝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。产能布局上,向西南、西北绿电富集区的转移深化,“绿电铝”占比增加;技术层面上,400KA及以上大型预焙电解槽占比预计进一步扩大,促进行业质效提升;价格趋势上,供需紧平衡格局叠加社会库存低位,驱动铝价重心维持高位运行。
微信咨询
微信扫一扫
联系我们

联系电话17329906373
返回顶部